咨询热线0311-83030566
在法院的台阶前为当事人整理证据的清晨,与在公证处办公桌前核对材料的午后,这两种不同场景的交织,构成了我法律职业生涯的部分图景。从执法律之剑维护权益的律师,到执公证之尺守护真实的公证员,角色的转换让我对“为人民服务”这五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这份跨越两种法律职业的实践,让我深刻领悟到:法律工作者既是社会矛盾的解压阀,更是法治精神的播种机。
律师生涯:以专业之剑破维权藩篱
在代理农民工讨薪案件时,我曾多次赴施工地收集证据,与农民工工友交谈了解情况,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构建完整的证据链。当领取的判决书上判决支持我方诉讼请求时,当看到农民工友收到工资执行款时难掩激动的表情时,这让我明白律师不仅是法律条文的解读者,更是群众合法权益的守护者。在社区法治宣传中,面对群众关于邻里纠纷、婚姻家庭矛盾、房产继承、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咨询时,我会将复杂的法律条文拆解成通俗易懂的“方言”,让晦涩的法条变成可触摸的生活指南。
公证实践:以公正之尺丈量社会诚信
2023年3月,入职公证行业后,我曾办理过一起遗嘱公证。当立遗嘱人在遗嘱文书上郑重按下指印的那一刻,我深刻意识到,这枚鲜红的印记不仅赋予文书法律效力,更承载着对生命尊严的最后守护。公证实践犹如社会诚信的试金石。在办理继承公证时,我敏锐察觉到申请人可能存在隐瞒遗漏继承人的情况。经多方调查核实,申请人最终坦言,有一位继承人早于被继承人离世,且时间久远,因担心手续繁琐而未如实说明。我耐心为当事人剖析法律关系,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最终,申请人主动补齐相关材料,顺利完成继承公证。此次经历不仅让我避免了错证风险,更让我体会到,公证工作中每一次细致寻真,都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有力维护。
双重身份下的法治信仰
律师时代在法庭上为当事人争取的每一分权益,与公证工作中守护的每一份真实,本质上都是法治大厦的基石。曾经我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,与现在我为行动不便的求助者提供上门公证服务,展现的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人文温度。从诉讼对抗到非诉证明,两种角色的转换让我更深刻理解,法律工作既要像手术刀般精准,也要像春雨般润物无声。在印有公证处名称的钢印起落之间,我常想起法庭上法槌敲响的瞬间。两种不同的法律声响,共同谱写着法治中国的进行曲。当看到经过公证的协议书成为双方权益的保障时,当见证法律咨询后的群众眼里的迷茫化作清明时,我更加确信: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嵌入法律文书每个字的职业信仰。这份信仰,将永远指引我在法治道路上坚定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