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商务部发布声明称:近日,接到群众举报,有不法分子伪造发布“商务部办公厅文件《关于以旧换新惠民款补贴发放的公证通知》”,并以商务部及其下属机构名义组织“以旧换新—共筑中国梦”直播宣讲等活动,收取公证费用。

笔者在网络上检索,找到该份伪造的公证书截图:

01、如何鉴别公证书的真伪?
1.向公证处进行核实。群众如对收到的公证书的真实性产生疑惑,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进行核实。群众可以通过“中国法律服务网”(http://www.12348.gov.cn/#/publicies/notarization/notarization)查到该公证机构的联系方式,以及核实是否存在签发该公证书的公证员。2.通过官网核实。有些省份的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,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核实。如广东省内的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,可以在“广东公共法律服务网”(https://gd.12348.gov.cn/jsp/web/legalserviceres/legalserviceorg.jsp?flag=gzs)进行简单核实,或可以在“广东公证网”(https://gzfw.gdsf.gov.cn/gdgzfwxt/index.html)进行核实。有些公证机构有自己的核实公证书的渠道,可以关注该公证处的公众号或网站等。3.通过公证书外观进行辨认公证书真伪。根据《公证法》规定:“公证书应当按照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的格式制作,由公证员签名或者加盖签名章并加盖公证机构印章。”公证书是有格式要求的,公证书分为定式格式公证书及要素式公证书,很多伪造的公证书不符合格式要求,因而从公证书的外观即可鉴别绝大部分的公证书的真伪。
02、从外观识别公证书真伪技巧
(一)公证书由封皮、里页和封底三部分组成。缺少封皮和封底的公证书均为伪造。
首部包括:公证书标题,公证书编号,公证申请人信息,公证事项四部分构成。公证书标题统一表述为“公证书”三个字;公证书编号在标题的右下方,由年份代码、地区代码、公证处代码、证书顺序代码组成,通常表述为“(2024)京**证字第***号”。
尾部包括:公证机构的名称、承办公证员的签名、公证书出具的时间、公证机构的印章等。除发往特殊国家使用的公证书要求公证员亲笔签名外,一般公证书的公证员签名为盖签名章代替,盖签名章必须盖蓝色印油,其他颜色的印油均为伪造;公证处的印章应使用红色印油,且必须盖在公证书出证日期上,否则为伪造公证书或无效公证书。
(三)公证书的左下方有公证处钢印,该印章是从封面至封底垂直透体加盖上去的,因此,每页公证书均有公证处钢印。缺少钢印的公证书为伪造或为无效的公证书。(四)发往域外使用的公证书证词和证词译文则使用公证专用水印纸,该专用纸为A4标准尺寸,左下角处印有红色荧光编号。(五)字体行距要求。公证书证词正文部分,中文部分要求使用3 号仿宋字体; 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采用 3 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; 行间距通常为单倍行距。

03、伪造公证书的法律责任
伪造/变造公证书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公证秩序,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损害公证公信力,涉嫌违法犯罪,社会影响恶劣。
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,给他人造成损失的,依法承担民事责任;违反治安管理的,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:(一)提供虚假证明材料,骗取公证书的;(二)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;(三)伪造、变造或者买卖伪造、变造的公证书、公证机构印章的。【伪造、变造、买卖国家机关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罪;盗窃、抢夺、毁灭国家机关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罪】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、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【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印章罪】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的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。
